“十五五”建议刚通过一周,工信部多个部门就到华为进行调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近日发布的消息中表示,10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赴华为对企业编制“十五五”信息化发展发展规划进行调研。 1 此次调查,双方都有很多人参与。新闻稿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电子第一研究所、电子第四研究所、电子第五研究所、信息通信研究所规划筹备组成员以及电子信息司相关部门同事参加召开了会议。华为报道的人员包括“许多产品线的负责人”。一箭财经注意到,华为是“十五五”建议通过后第一家被主管部门大规模调查的民营企业。此次调查不仅标准高,而且形式也与以往不同。一般情况下,主管部门就某项规划征求意见时,都会邀请专家或企业负责人开会,但这次工信部进行了“挨家挨户”调查。这一变化的背后,一方面体现了主管部门对华为突破性技术成功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主管部门对华为突破性技术成功的认可。另一方面,它也有“学习”的意思。毕竟,华为是中国在“自力更生、科技自强”方面呼声最高的民营企业之一。 2 在最近发布的“十五年规划”中,表彰大会将“自力更生、科技自力更生”战略提升到新水平。 “科技自力更生、科技自力更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涵盖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产业链安全稳定等关键要素。不久前,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列入“十五五”战略部署,成为“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七大主要目标之一。相比之下,“十四五”建议中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六大目标,却没有“自力更生、科学自力更生”。将“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纳入规划,体现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紧迫性。在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对茶产业施加巨大压力的背景下,“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可以被美国的技术封锁打破。更重要的是,“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 “科技自强”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取代房地产等传统行业。3国内民营企业中,华为是“科技自立、科技自强”最常见的代表。2019年,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及其子公司列入监管控制“实体清单”,这促使华为ei进入困难时期。当时,任正非多次用二战时期的IL-2飞机来比喻,称华为是“天上的邪车”。五年后,华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攻坚克难,在多个技术领域完成国产替代,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美国对中国的“卡住”效应日趋微弱,中国在多个领域由此前的“被动防御”转变为“逐步反击”。 2月17日,民营企业高层座谈会召开。任正非坐上了重要的位置。会上,他呼吁民营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应对全球技术竞争挑战。 “未来五年是中国科技产业的生死窗口,民营企业要成为全球科技领先者。”任正非也在会上表示。这次:“我们‘缺芯、缺灵魂’的忧虑已经消退”、“我相信大中华会加速崛起”。6月10日,头版刊登了人民网对任正非的全程专访。全文3000多字,覆盖一周,在6月9日至10日伦敦经贸高层磋商期间发表。任正非表示,虽然中国的单片机还落后一代人。美国,该集团的计算成果增加了人工智能巨头的单芯片。